雖然我在法國上班的時間不算長,也絕對不能說是職場老鳥或是好手,但是或多或少我都在這些工作中經歷、成長不少,如果我在一個職場感受觀察到某種氛圍,也許可以解釋說是特例或是個案,但是經歷了不同的環境,不同老闆、不同同事、不同地點和生態,若還是感受到一樣的事情,那可能真的是事出有因。

加上有聽聞不少身邊親友的見聞和經歷,對於法國的職場開始也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

延伸閱讀:第一份法國服務業工作心得總結(and不能少的靠北)

當然,我不能說全法國的每一個職場都符合我的描述,which根本不可能,一定都會有所不同,如果剛好有人遇到完美的工作、完美boss和完美夥伴,那恭喜你,你真的比大部分的人都幸運!以下跟大家分享的,都是我或是我親友在職場親身經歷和聽聞的事情所做的觀察和總結,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undefined

(圖片來源請點此

 

1. 學歷,還是很重要

原來在台灣的時候以為只有台灣有這種學歷迷思,但瞭解了法國職場之後,才發現原來怎麼這廂和台灣的情況好像啊!先不論那種天將英才、所有老闆的捧著鈔票來搶人的那種萬分之一的練武奇才的特例,絕大部分的人,要找什麼工作時,都得先秤秤自己的學歷有幾兩重。

法國的高等教育有好幾種不同管道,不同領域就有不同體系,粗略來分,法國高等教育體系可分為公立大學(l'université),和私立的專業學校(la grande école),而學生進了什麼樣學校基本上就已經決定未來職場的方向。(至於像是預科、技職體系這邊就先略過,不然講不完啊~)

undefined

(圖片來源請點此

 

如果想要進法國公司企業或是當一個擁有不錯薪資的白領,擁有法國文憑學歷是絕對必須的!甚至,連一般商店、業務、領隊導遊,都需要特定的學歷才行,如果畢業後想轉不同領域的跑道,大概就像想把潛水艇開上天空一樣。

我來到法國後曾經想找正式的導遊工作,但是我沒有專業導遊的licence pro學歷,連履歷也不用投了,反正沒這文憑第一關一定被刷下;我在找工作時,也曾經到法國美妝連鎖店Sephora的店裡直接投履歷想應徵店員,但店員小姐也直接打搶我說他們只收有美妝和生技相關領域BTS、DUT(類似台灣的二技)的畢業生,嗯,履歷還沒送出手就掰掰了。

這裡的台灣朋友也因為想要找一間好企業工作,於是又花了好幾年和好多錢進了私立商業專業學校進修,在鬼知道她經歷了什麼以後,終於好不容易畢業了,拿到專業學校的畢業證書,等於是一張可以在業界暢通無阻的閃亮亮入場券,應徵面試滿檔,最後還可以在眾多企業之間猶豫要選哪家,而不是毫無退路地被企業選。她人沒變,一樣是認真上進又有事業心的女孩,變得是,手上多了一張漂亮的法國文憑。

又或者,沒有學歷或是學歷較低的人進了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刻苦耐勞期待著媳婦熬成婆,可以用經歷洗學歷,結果到頭來公司還是聘了一個擁有完美高學歷的畢業生來當專案經理,空降成功,就硬生生壓在基層的頭頂。

在法國的確不是讀書至上,但是你想做什麼理想工作,都取決於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學歷和文憑。雖然可以說企業很信任法國高等教育出來的人才,但相對地,對於想要轉換跑道或是體制外的人卻沒有其他可以容納的管道這倒也是挺可惜的。

另外,平心而論,我覺得法國企業對於外國文憑學歷並不友善,除非是那種國際名校如哈佛、長春藤等等,不然一般的外國文憑基本上在法國企業之間並沒有很好用。

結論就是,如果想要在法國的公司企業工作、在法國職場飛黃騰達,有法國文憑和學歷,是非常重要的。

 

2. 法文再好,還是說不過法國人

這是我和另外幾位待過法國職場的台灣友人共同的看法。這點和台灣文化社會很不一樣,在台灣如果有外國人可以講流順的中文,加上英文和他自己的母語,我們都會覺得他很厲害,是個跨文化化國際化的人才(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覺得,而且很多東南亞移工都是這種例子,這真的很厲害很不容易。)但是在法國,不是母語法文的身份,卻往往會在不知不覺間會顯得弱勢,甚至是被質疑能力不足。

外國人再怎麼磨練法文,也沒有辦法達到打母親娘胎裡就內建法文的法國人境界,說得再好,也不會百分之百跟法國人一樣。

當一個職場需要多語人才時,會法文的外國人的確有優勢,但是當他們不那麼迫切需要你的才能時,你的層次就會變成『法文或是溝通能力沒有像法國人那麼好的外國人』,這對於很多在法國職場工作的外國人來說都是一種很深刻的挫折。

我曾經有一次跟職場上的上司有過爭執溝通,雙方都有話要說,有誤解、也有不滿,我盡量理直氣和但完整地表達我的想法,但通常在這種情境,很多時候就是講話大聲、講話快或是字字珠璣的人占上風,我在爭執中還要思考我要怎樣用法文適切地表達文句和想法,可以表達不滿但不能沒有禮貌,這是對等的溝通,但是對方是我的上司......等等,當然可想而知,我就算表達地再好,也一定說不過人家。

於是上司跟我說:「如果妳覺得我們無法瞭解妳想說的話、妳需要幫助,妳可以找妳先生來,雖然他不是我們工作場合的相關人員,但是我願意讓他來幫助妳溝通,如果妳需要他的話。」雖然上司以為這是一種體貼,對我來說卻是很深層的否定,當下我真的氣到全身發抖,我回答,我可以自己來投履歷、來面試,然後拿到這份工作,還在這裡跟你們工作了這麼久,我都可以自己做到,然後現在我們要溝通、要爭執,你就覺得我無法自己來面對,需要我先生的幫助、躲到他的身後?

而更多時候,職場的法國同事總會在有意無意,甚至是毫無惡意的相談之間,在在提醒你這件事。

「你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不是剛剛才一次講過嗎?」

「蛤?你不知道OOO?怎麼會?」

「笨耶!」

其實大部分能在法國職場上找到工作的外國人,法文程度都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很多時候他們就跟一般法國員工一樣,事情會沒聽清楚、會忘記、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但是因為不是"法國人"的緣故,會被認為是因為語言溝通能力不足而造成技能不足。

 

 

3. 不能逃避衝突

這也是我在法國職場學習到的深刻一課,你就算不去找衝突,衝突也會找上你。法國人的個性是相當有話直說的,當然,沒說出口的暗潮洶湧一樣險惡異常,但大部分的時候,他們心裡想說什麼,就會直說,而且有時候也是非常直接的,這也和台灣的習慣不太一樣。

以前在台灣工作時,曾經有同事把我的私人事情和客戶當閒聊話題,雖然也不是什麼可以上頭條的腥羶色八卦,但是我也沒那麼希望靠私生活刷存在感就是了,不過我又不希望這位同事感覺我在指責她,於是我請另一位同事視情況婉轉地跟她說,這樣我會有點困擾、不好意思。結果最後話是傳達了,但我們兩人卻產生了無以名狀卻可以感受到的小疙瘩,也不太在工作以外相互交集了。

現在在這裡則是另一個小宇宙,法國人講話的直接有時候真的會讓我覺得沒有這心臟就別聽這話,不然立馬吐血。之前有位同事也是腥羶色不忌、禮義廉恥不知道怎麼寫,常常把其他同事當成自己人生自傳的收聽觀眾,有一次另外一位同事真的沒心情聽,便直接跟他說:「我其實對你的私生活真的沒什麼興趣,你不用把所有細節都告訴我,真的想講去找心理諮商師。」

Bang!! 我要是沒先來法國練過,光聽到這回答心臟都要漏一拍了!

他們的不爽不會忍吞在心裡,而造成人際間大大小小的衝突、摩擦、一言不合都很容易發生,大至對於工作理念、範圍或是內容的爭執,小至對一句話或是一句招呼的不同解讀和意見相左,都有可能會是磨擦和衝突的導火線,他們對此似乎相當習以為常,所以對法國人來說最重要的人際相處方式不是避免衝突、不要產生衝突,而是如何面對衝突,怎樣好好吵一架、怎樣溝通、怎樣和好,或是怎樣在衝突後相處,這才是他們的處世之道。

 

 

4. 敢爭取,就可能比別人擁有更多

接續上一點,因為法國人沒在怕跟別人起衝突的,所以想說什麼、想要什麼,直說就是了。從現今法國社會的勞工、工會的爭取權益、抗爭、罷工等等各種運動都是由此為出發點。

而我也發現,真的是如此,敢爭取、敢要,雖然不能保證要求一定會百分之百達成,但真的就有更多可能得到比原先狀態更好的結果。

以現在的工作來說,老闆對美女前輩和宅前輩就有不同的行事準則,下班之後老闆不會打給美女前輩,但是有時卻會在晚上九點十點時還打給宅前輩,當老闆有事需要有人假日加班時,也是第一個問宅前輩,要是宅前輩真的不行才問美女前輩。

並不是老闆偏心愛美女,而是人家嗆辣小辣椒會說不、會拒絕,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打電話聯絡,不然簡訊和line一律不回,並且她也不接受常態性的加班......等等,雖然她私下當然也被老闆唸過,不過唸歸唸,這種事情後來就比較不會輪到她身上,而宅前輩因為和老闆夫婦年輕就認識了,基於工作和私交原本就有不少交集,自然也比較願意為店裡和工作犧牲奉獻,於是他就變成老闆的救火隊了。

而我自己也曾經和老闆協調過工作時間,當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照我的意思,但至少達成百分之五十,各退一步達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而對我來說就是改善了百分之五十。

自己的權益要自己保護,去爭取,不要怕。(反正大不了爭取失敗而已,不會有額外損失。)

 

 

5. 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

其實這句話真的是老生常談,但是要做到也真的不容易,尤其職場又是個很容易給你打擊和挫折的地方,待久了,可能不知不覺間對自己的自信和能力都會有所質疑。

法國人並不壞,但有時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嘴巴真的很賤,不講點缺德沒水準的好像會活不下去一樣,也不管這樣會不會冒犯到別人。

我曾經被法國同事用開玩笑的語氣說我講法文有口音、清音濁音發音不標準,我便跟他說:「你也知道我母語不是法文,我也是一點一點從零開始學,學到今天這地步,能跟你這樣對談、表達自己甚至在法國工作的地步。今天我的口音代表我的文化、我的根源,表示我就是台灣人,我為什麼要為此覺得不好意思?」(一個例子戳中好多點:法文不會像法國人一樣好、不要怕衝突...XD)

當下的確有點不歡而散,而在之後同事用破英文和客人講話,比手畫腳好不容易溝通完成以後,我跟他說:「如果我這時候揶揄你的英文很爛、法文腔太重根本沒人聽得懂,然後一點也不想想你剛剛說英文時做的努力,你覺得你會有什麼感覺?」同事想了一想,跟我道歉,他說他知道有時候他嘴巴挺賤的,希望我不要在意。

而從此,他再也不拿我的口音做文章。

 

 

6. 儘管是在法國,資方的剝削和偷吃步仍然存在

我不是要美化法國,而是跟台灣比起來,法國是一個相對照顧、保護勞工的國家,這也讓我自然而然拉高了看待法國的勞動環境和標準,就好像我們不會把一個騎三輪車的小孩和一個環法自行車選手用同樣的拿來做比較一樣,人家就baby你跟人家計較什麼?當然任何成長和進步都要鼓勵,讓他慢慢長大,但是你都已經是專業自行車選手還期待人家讓你慢慢長大這就不對勁了。

然而,儘管是在法國,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資方偷吃步、規避法規、狸貓換太子的狗屁倒灶事卻還是時有所聞,人無完人,的確不能以完美來苛求,但想來卻是令人難過。

比如說資方付員工薪水為一個月2000歐元,但為了少繳稅,薪資單上只打1000歐元,剩下1000歐用現金付,美其名是為勞資雙方省稅(因為勞工名義上賺得少,稅自然也繳得少),而勞工為了得到這份工作也只好接受,但實際上卻是偷吃步的行為,真正爽到的只有資方,對勞工其實並不是雙贏,如果勞工有一天失業了、被資遣了,要領取失業救濟金,原本他月賺2000歐,可以領取其中的六成或七成,但現在薪資單卻只申報1000歐,他就只能領600~700歐,硬生生少了一半;另外,拿著比最低薪資還低的1000歐薪資單要找房租房、買車、向銀行借款,鬼才理你!所以到頭來,勞工雖然錢沒少拿,但卻還是遭到了剝削。

我也聽過其他不少真實案例,員工為公司賣命工作到中風送醫,請了一個月病假好好休養生息,結果公司這段期間找了個新人頂替,起薪低、好用又有健康耐操的身體,於是公司就希望員工"自己提離職",可以fuck off滾一邊去了,真的,不要為公司賣命,血淋淋的例子就在這裡。

或是該給合約的沒給、該給勞工保險的沒保、發現實習生CP值比正職員工還要高....族繁不及備載,"儘管是在法國",這種事情,卻常常發生。

 

 

7. 禍從口出,嘴巴要管緊

雖然說法國人沒在怕講心裡話,但是有些時候心裡話真的不能全講,畢竟職場是個複雜的環境,怎麼聽和怎麼說都是需要學習的。就像很多人跟我說的,同事的話聽六成、老闆的話聽三成就好,要共體時艱、要積極向上,這種話睡覺都會背了,其實老闆的意思不外乎就是"閉嘴、別吵、給我多賺點錢",而同事一起同甘共苦,能聽的多一點,但是防人之心真的不可無,多聽一點點就好,也不要全部照單全收。

你聽別人說話的同時,別人也在聽你,這時候要怎麼說話就要小心了,加上如果又是非法文母語的外國人,文意字句間很容易產生語言、文化和思想上的鴻溝,而這鴻溝會造成他人怎麼解讀、誤會、腦補,就很難說了。

我自己就吃過這種虧,我在工作忙的時候,習慣對話簡短扼要,事情重點說完、交代完就可以了,沒有時間文謅謅的。如果別人跟我說:「喬安妳可以幫我去倉庫找XXX嗎?」我就會回答「好」;或是當我有急事要跟同事說,「那個領隊說他等一下有20個客人會來。」對我來說,溝通到了,重要意思傳達到了,就好了。

但是幾次以後,有次我居然因此被訓,說我沒禮貌、容易生氣,我當然不明究理當然不服氣(第三點拿出來,不要怕衝突,往死裡問XDD),硬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我到底哪裡不禮貌、哪裡像愛生氣冒犯到他們,今天不說,我就永遠不會知道我到底哪裡做不好。結果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當我只回答「好」或是講話只講重點時,他們就覺得我好像在生氣,講話和回答都不禮貌,省略了請謝謝對不起等諸如此類的詞語對他們來說過於乾澀,於是便自行腦補成我在生氣、無禮。

雖然一時之間有點啞巴吃黃蓮,畢竟我沒那意思,卻被別人解讀成這樣,還因此被訓,難免不高興,但事後想想,這可能就是語言或是文化上的差異,我自己想來沒有任何異狀,如果他們不告訴我,也許我也不會發現這樣有問題,經過這次事情後,我以後在說話時也更加注意我的用字遣詞,避免再次造成別人的誤會和不悅,畢竟這是法國的職場和環境,我就得多一點入境隨俗。

像我這種在無意之間的言行都有可能造成別人的誤會了,更何況是說得多的人,可能講別人的一句八卦、對老闆的一串抱怨,都有可能會被有心人放大解讀,最後反而對自己造成不利,人都有表達己見的權利,但是在話說出口時先多想想後果,會不會因此樹敵,有沒有可能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小心為上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各位在職場奮鬥的大家,有沒有其他辛酸血淚史或是葵花寶典要和我分享呢?XD

祝各位在職場上一切平安順利。

arrow
arrow

    喬安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