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我幾乎都過著蝸居生活,因為種種行政問題把我卡得死死的,無法立刻開始找工作、也無法申請學校去上課,所以突然間所有事情都抽離我的生活,我竟然變成閒閒沒事的主婦(ㄇ一ˇ ㄔㄨㄥˊ),而我又是個閒不得的急驚風,這下我完全亂了陣腳,一直覺得天要垮了、海嘯要來了、彗星要撞地球了這種世界末日危機。

因為沒工作沒收入,就更不會想買東西、不想參加活動,甚至,更不想出門。又為了找事情,蝸居在家就開始持家,吸地、拖地、燙衣服,之後甚至開始動手做菜,不然以前多半是玖伊絲下廚。

 

為了不要讓我蝸居成習慣,玖伊絲總會三不五時帶我出去走走,以免我發霉長菇。

DSCN5288.JPG

 

這次我們來到離家不遠的塔哈斯孔(Tarascon),亞維儂(Avignon)這一段的隆河河岸(Rhône)此在三分天下的邊界地帶,往南到塔哈斯孔,就從沃克呂茲省走到兄弟家隆河河口省,而從亞維儂過河去不遠的對岸亞維儂新城(請詳見:河畔國王的眼線和教皇城的後花園:亞維儂新城(Villeneuve-lès-Avignon)),關係就更遠了,不僅換了省份、還換了大區,直接走到鄰居家。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這條河,在地理、文化、歷史上在在標記著重要的註腳,聯繫著普羅旺斯源遠流長的歷史命脈,隆河對對普羅旺斯的重要性,就如同塞納河之於巴黎,或多爾多涅河之於佩里果

 

當我們車停在城堡旁的停車場時,我驚呆的下巴都找不到了,塔哈斯孔是個不大的城鎮,但卻擁有這樣大規模的城堡,而且他好完整、好巨大,好像裡面還住著王公貴族一樣。

也因為塔哈斯孔城堡完整保留當時中世紀的建築特色和規模,它被認為是法國和歐洲最漂亮的中世紀城堡之一。

DSCN5265.JPG

 

今日的塔哈斯孔城堡也是許多的展覽的用地,除了可以參觀城堡外,還可以順便參觀當季的特展。

DSCN5270.JPG

 

塔哈斯孔城堡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北方(下圖右邊部分)這區域是僕人房、士兵房、馬廄、花園等共同生活的部分,而南方(左邊區域)則是貴族的生活起居範圍。

圖片來源: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hateau_de_Tarascon.svg

800px-Chateau_de_Tarascon.svg

 

 

從這張圖片可以更清楚看見,所有伺候主人的奴才和士兵都擠在北方的小房,而貴族們住在舒舒服服的大堡壘裏頭。

南北兩部分除了一兩個通道外,基本上是完全隔絕的,這讓貴族的生活不會和下人和士兵交雜,另外也提供極佳的防禦功能,敵人基本上不太有辦法從河的這一邊攻進城堡,所以靠河岸的部分非常安全,所以就剩城門口這通道,如果敵人衝進去,還得先經過大批僕人和士兵的處所才能接近貴族的城堡。

 

如此細心和戰略性的設計,顯示了當時該城堡的戰略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http://chateau.tarascon.fr/histoire-chateau.html

patrimoine  

 

為了防禦之便,城堡東側的兩座塔刻意蓋成圓塔,這樣對城堡內的弓箭手來說比較不會有射不到的死角。當時圓塔其實已經不流行了,方塔才是當時蓋城堡流行的風格,所以塔哈斯孔城堡刻意為之的圓塔,更為它增添了混搭風格。

 

兩座圓塔的用途分別是鐘塔和禮拜堂,提供防禦之利的同時也有日常生活的機能。

DSCN5273.JPG

 

城堡的大門相較之下真的很小,大門上方有幾道溝縫,用途拉出繩索是控制吊橋。現在我們看到的固定的石橋是後來加上去的,以前是可收放的吊橋,當敵人來時就把吊橋升起來以阻擋敵人。

DSCN5275.JPG

 

這是城門另外一邊的高聳方塔。

DSCN5276.JPG

 

塔哈斯孔城堡建在隆河河岸一處磐石地上,不僅地勢較高聳,也非常堅固。

進了城堡口,通道會先通往城堡北方,也就是士兵駐守的地方,在小小的通道橋進入城堡主體,所以敵人就算攻進來,也無法立刻殺進城堡核心。一邊看一邊覺得古人真的心思縝密,讓人佩服。 

DSCN5278.JPG

 

這裡就是城堡北邊,房舍明顯較低矮和樸實,看得出來的確是當時給僕人和駐兵生活的地方。 

DSCN5283.JPG

這裡也是園區的入口和紀念品商店,可以在這裡購票。

 

 票價:

 成人票(25以上):7歐元

 青年票(18-24):5歐元

 青少年票(12-17):3歐元

 團體票(20人以上):6歐元

 未滿12歲之孩童:免費

 

 

另外,他這裡列了很多可以申請免費入場的資格,真的還滿有心的,雖然票價不貴也不會因為付了入場費就破產,不過還是可以看看自己符合哪些免費入場的資格,感覺就像在玩抽獎一樣。

 免費入場資格:

 塔哈斯孔的居民

 身心障礙人士(須持證)

 持有《塔哈斯孔之友》之會員

 領取低收入戶補助的民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UNESCO)、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之成員

 建築系、藝術系、藝術史系之學生

 高職觀光科系學生(修習口譯導覽課程)

 普羅旺斯的口譯導覽員

 20人團體的領隊

 

其實看到有這麼多可以申請免費入場時,我真的滿羨慕的。不是說缺這個錢,但是可以從這小小的入場優待看見國家對於文化、藝術、和歷史的重視和推廣,各種領域相互結合、互助互惠,甚至是國家對於民生社會的觀念和堅持。

小至當地居民,打廣告先從鄰居開始,順便讓居民了解自己住的城市有什麼歷史,這是藝文活動和地方的配合;中至相關科系學生,文化和歷史都是軟實力,唯有讓學生浸淫在文藝史的洗禮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靈感和和創意,這是藝文活動和教育的配合;甚至大至領取救濟金的低收入戶,政府照顧弱勢團體不僅只是餵飽他們的肚子,更需要餵養他們的文化涵養和心靈,因為這些人文遺產不僅只是有錢人的資產,而是全人類的,所以讓藝文活動和整個社會結合。

要推廣藝文活動,配套措施都要通盤想過,我覺得在這方面,台灣還得多加油。

DSCN5284.JPG

 

 開放時間:

每天開放,週一至週日

 二月~五月:9H30 ~ 17H30

 六月~九月:9H30 ~ 18H30

 十月:9H30 ~ 17H30

 十一月~一月:9h30 – 17h00

 

最後入場時間:關館前45分鐘

 

 休館日期:1月1號、5月1號、11月11號、12月25號

 

(城堡北側的僕人房和花園)

 DSCN5286.JPG

 

南側的貴族城堡和北側的僕人房,從氣勢、規模可以明顯看出身分的差別。

DSCN5293.JPG

 

這座中世紀的城堡曾在15世紀輝煌一時,但也一如許多城堡的命運一樣,物換星移,時間一過就人去樓空,運氣好的城堡另作他用,運氣不好的就落得被拆毀頹寢的命運。

300年後的18世紀,塔哈斯孔城堡的僕人房則有轉型的機運,成為當時聖尼可拉(Saint-Nicolas)醫院的所在地,但當時這醫院的設備其實就只有一些病床和一間藥膳房。

DSCN5290.JPG

 

當時的藥品都用彩釉瓷器盛裝,也真的太講究了吧! 

DSCN5291.JPG

 

經過僕人房後才能沿著通道進入城堡,城堡主體並沒有太多出入口,石牆都有3~4公尺寬,高約45公尺,根本固若金湯,外人除非混進去,否則很難強行闖進去。

DSCN5295.JPG

 

現在我就開始碎碎唸一些城堡的小歷史吧!

和這座城堡最有關係的就是安茹公爵荷內(René, Duc d'Anjou),荷內公爵在當時更被普羅旺斯的臣民稱為「好國王荷內」(le Bon Roi René),他對普羅旺斯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城堡的內庭)

DSCN5299.JPG

 

其實荷內公爵從未當過法蘭西國王,在法國官史中(也就是法蘭西視角),荷內所屬的安茹家族是個非常有權有勢的貴族,還是國王的表兄弟,所以算起來算是個親王。

 

在中世紀,法國還不是今日的樣子,許多地方仍有不同的地方小王國,普羅旺斯王國就是其一,在當時和法蘭西王國有著微妙「兄敵關係」(les frères ennemies)。所謂兄敵關係(我不太知道這詞中文有沒有特定講法)意指雙方如兄弟般親近,有時候會有諸多磨擦和衝突,有時候也會互相看不順眼,但這種敵對關係並不是真正仇視的敵人,雙方會互相較勁堤防,但不會堅決到要置對方於死地的地步,在法文中稱這種微妙又有些模糊的敵對又親近的關係為兄敵關係。

 

我自己有幾個例子(如果有偏頗或不完全正確還請指教更正):百年戰爭後的英法兩國便是典型的兄敵關係,法國人常嘲笑英國人的食物難吃和氣候濕雨,而英國人鼻孔噴氣,對法國人的懶散和沒效率嗤之以鼻,但鬥嘴歸鬥嘴,兩次大戰英法兩國始終站在同一邊,甚至在二戰後期法國被納粹德國佔領,戴高樂大將軍流亡英國,在英國的庇護下繼續領導法國反抗勢力。

DSCN5301.JPG

 

回到正題,荷內公爵既是法蘭西王國的大貴族、法國國王的表兄弟,又是普羅旺斯王國的國王,雙方關係緊密。

不過我真要說以前的貴族可真是跨國大肥貓,頭銜多的名片都得用A4印,荷內公爵一生的頭銜有:吉斯伯爵(Comte de Guise,法國北邊近比利時)、巴爾公爵(Duc de Bar,法國東部)、洛琳公爵(Duc de Lorraine,法國東部)、安茹公爵(Duc d'Anjou,在今日羅亞爾河附近)、普羅旺斯伯爵(Comte de Provence)、拿波里國王(Roi de Naples)、西西里國王(Roi de Sicile)、耶路撒冷國王(Roi de Jérusalem)、亞拉岡國王(Roi d'Aragon,今西班牙北方,與法國西南相鄰)......

 

(城堡內庭的牆上有荷內國王和妻子的胸像,只是今天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

DSCN5302.JPG

 

荷內公爵就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龍寶寶,父親是安茹公爵和普羅旺斯伯爵路易二世(Louis II),母親是亞拉岡的貴族之女,一出生就繼承了許多封地貴族的頭銜。但成就荷內公爵的不僅是他的出生,更是時勢造英雄,荷內公爵剛好生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法國長期的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內有勃艮地和英國人結盟對抗法蘭西,外有英國人來勢洶洶的百年戰爭,再更遠處是打了又打從不停歇的十字軍東征。

雖然是隻天生肥貓,但他一輩子幾乎都在揮兵征戰,其實帝王也默默地有他的辛酸。 

DSCN5309.JPG

 

至於他到處當公爵、國王,生意還做到義大利這部分的細節我就不說了,不然寫也寫不完,有地方的國王寶座還沒坐熱就換人了,像是荷內公爵曾率軍出征參加十字軍東征攻打耶路撒冷,收回聖地後當了幾年國王,但其實耶路撒冷國王這位子根本燙手山芋,遠在天邊難以統轄,敵人三不五時就會捲土重來,大批士兵糧餉往前線送也是一大負擔,所以很多貴族不是轉手讓人,就是一不小心又讓聖地失守了。

 

(城堡圓塔內部為一座禮拜堂)

DSCN5311.JPG

 

荷內公爵在歷上也有滿不錯的評價,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以他的忠心著稱(或者說是選對邊、押對寶),百年戰爭不僅是英法兩國的交戰,也是法國國內貴族的大亂鬥。

 

歐洲貴族聯姻非常常見,所以後來一個貴族可以在各地繼承許多領地,而英國當時便宣稱他們可以合法繼承法國西部的大部分土地,這也就是百年戰爭的導火線。而勃艮地貴族(今日法國東部)在政治聯姻中把女兒嫁到英國去,他發現如果英國可以繼承法國大片土地的話,意思就是,燈愣,勃艮地家族也可以跟著獲得更多土地!猶豫三秒後,勃艮地家族決定跟英國結盟,開始和法國勢力交駁。

DSCN5312.JPG

 

荷內公爵的表哥就是查理七世(Charles VII),聖女貞德擁護的王太子,也是後來打贏百年戰爭的「勝利者查理」,荷內公爵被譽為是查理七世最忠實的支持者,他不僅追隨查理七世對抗英國人,更在1429年參加了查理七世在漢斯(Reims)的加冕典禮;不僅擁護王太子,荷內公爵也十分相信聖女貞德可以帶領法國取得勝利,他在許多戰役中都陪同聖女貞德出生入死。

 

(禮拜堂內部和特展,小男孩是特展的一部分,不是中世紀留下來的喔!)

DSCN5314.JPG

 

百年戰爭尾聲時,荷內公爵致力在調停英法的衝突,並在和談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最把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英國國王亨利六世(Henri VI)以求和平,歷史對他的讚譽和極高評價並不難理解。

哈哈,原諒我又臭又長的上了歷史課講解荷內公爵的生平和百年戰爭,終於,我們要回到城堡身上囉!(疲軟)

 

(這間似乎是餐廳或者是舞會的房間)

DSCN5317.JPG

 

 在11世紀初,據紀載,塔哈斯孔這裡就有防禦建築的歷史,而城堡真正興建的年代是1400~1435年,由荷內公爵的父輩、阿公輩興建,等到荷內公爵手中時,大致上都已完成,只有稍作修改而已。

其實安茹家族選在塔哈斯孔這地方別具心意,來自北方家族的他們特別選在南法蓋了一棟大城堡,目的就是要維持當時對義大利北部和南部的掌握,加上這裡鄰近隆河出河口,對馬賽、亞爾(Arles)、亞維儂都有地利之便,選在這裡,充分展現出安茹家族對地中海地區的企圖心。

DSCN5322.JPG

 

和表哥國王很麻吉的安茹家族在建造這座城堡時還聘請了國王御用的建築師巴士底(Bastille),這建築師就是建造巴黎巴士底監獄的那位巴士底。(不過巴士底監獄最初在中世紀是個軍事堡壘)

 

(臥房的大窗和小廁所)

DSCN5325.JPG

 

(我很無聊還去古早馬桶上拍照,其實以前的馬桶就是石板挖個洞,就可以在半空解放了,下面還看的到草叢樹木......)

DSCN5327.JPG

 

荷內一世(René I)是個歷史藝術的愛好者,除了當國王天天打仗外,他的其他身分還有畫家、作家、藝術家、甚至是手稿收藏家,當時城堡裡有不少價值不斐的藝術作品,也因為荷內的藝術品味,他引進了不少義大利及北歐的藝術風格,這對當時的普羅旺斯來說是一大文化交流。

DSCN5331.JPG

 

但城堡的繁華就嘎然停止在荷內死後的幾年,1480年荷內公爵過世後,塔哈斯孔城堡就被他其中一位副官所佔據,之後300年安茹家族都沒有收回城堡,一直到17世紀,一些士兵想歸順路易十四(Louis XIV),便在塔哈斯孔城堡鬧了窩裡反,最後反抗成功,城堡也入了路易十四的口袋。

只是時機一過就不再了,即使重回國王手中,當年的繁華盛況已不復見,對路易十四來說,就是一棟過氣的老房子,也不能拿它來幹嘛,有時候是國王信使的暫居處,可是國王信使也不會天天來,所以最後,塔哈斯孔城堡和不少城堡一樣,淪為監獄。

DSCN5334.JPG

 

從17世紀開始,塔哈斯孔城堡就是關押戰俘的監獄,從法國和西班牙的國界戰爭(可詳見:見證法國和西班牙國界推移的中世紀古城:卡爾卡松 (Carcassonne)),西班牙的俘虜便被後送到普羅旺斯,被關押在這兒,之後也有英國、荷蘭的戰俘......

DSCN5391.JPG

 

這些牆上的雕刻塗鴉都是當時的戰俘被關在這裡時所刻出來的,真的非常驚人。

比如說西班牙囚犯刻畫出西班牙戰艦。

DSCN5392.JPG

 

許多被當作牢房的房間都有各種刻畫塗鴉,據說這是由英格蘭囚犯塗鴉的城堡。

DSCN5394.JPG

 

為了找點事情做,並打發無聊煩悶的日子,囚犯們在城堡牆上刻下許多當時的文字和畫作,更讓塔哈斯孔城堡作為監獄留下更加不可磨滅的痕跡。

DSCN5395.JPG

 

固若金湯的城堡變成監獄也盡忠職守,在18世紀末王政末期,國王拘捕大批支持共和的追隨者,而法國大革命後變成保皇分子被肅清,塔哈斯孔城堡不僅是監獄,更是刑場,許多共和擁護者和保皇舊派都曾被抓到這裡來,並被屠殺。 

 DSCN5335.JPG

 

城堡氣派歸氣派,但這段歷史實在讓我全身起毛,加上那天天氣又頗陰涼,彷彿是城堡在嘆氣。

DSCN5336.JPG

 

(這裡還有卡楯和門窗設計,表示以前這裡還有其他空間可以使用。) 

DSCN5337.JPG

 

1926年,塔哈斯孔監獄正式關閉,1933年,塔哈斯孔城堡歷經修繕後首次對外開放參觀。

DSCN5342.JPG

 

塔哈斯孔是個小城,可是他參與的歷史,都是法國和歐洲歷史的重要環節。

DSCN5344.JPG

 

維基百科:安茹公爵荷內 

維基百科:塔哈斯孔城堡

塔哈斯孔城市網站

塔哈斯孔城堡官網

DSCN5345.JPG

 

緊鄰城堡的塔哈斯孔小鎮就像孩子一樣,在這位老者身旁打轉,陪它度過一天天的時光。

 

DSCN5347.JPG

 

秋天的普羅旺斯不會太冷,但也不那麼迷人,少了張牙舞爪的鮮豔色彩,普羅旺斯就像卸了妝的女人,素顏,嚇退不少已經習慣她濃妝豔抹的追求者;但是她的歷史文化,深藏在她的土壤裡,她的內在美、她的氣質,不管在哪種天氣,都等待著人們去體驗、發掘。

DSCN5350.JPG

 

河的對岸是Château de Beaucaire。

DSCN5351.JPG

 

DSCN5363.JPG

 

順著隆河望過去,我實在無法體會安茹家族的野心,在這裡建一座城堡,除了鄰近南法諸城外,更宣示著對義大利的控制權和對地中海的野心,可是,這裡距離義大利還很遠啊!

DSCN5354.JPG

 

(城堡的根基是建造在河岸的磐石上)

DSCN5358.JPG

 

城堡旁的河岸停車場和教堂。

DSCN5365.JPG

 

DSCN5367.JPG

 

DSCN5372.JPG

 

DSCN5376.JPG

 

 

 

參觀完了城堡,順便參觀一下目前城堡裡的特展。

DSCN5377.JPG

 

而今年2013年,普羅旺斯最盛大的年度藝文活動就是「馬賽文化首都年」,歐盟每一年都會從會員國中選擇一座城市作為文化首都,除了宣揚該城市的文化、歷史等軟實力之外,也是藉由「文化首都年」這活動鼓勵各地藝文活動的蓬勃發展,而獲選的城市也會在這一年卯足全力拼命舉辦展覽、藝文活動、戶外音樂會、甚至是煙火秀,為了要表現出自己真的是實至名歸的「文化首都」。

 

(這隻是塑膠大魷魚、花枝、還是透抽?恩......我覺得意義不明)

DSCN5379.JPG 

 

歐盟老師跟各國小朋友說:『每個小朋友都要輪一次在家舉辦同樂會,讓其他小朋友去你家一起同樂。』而今年剛好輪到馬賽小小朋友要同樂會,為了不被同學笑,馬賽小朋友把家裡整理得很乾淨、把家裡狗狗拉得滿地狗屎和狗屎乾都清掉摳掉、把弟弟妹妹的牆壁塗鴉都用玩具遮住、把很有氣質的音樂盒擺在最顯眼的地方、最炫的玩具和傳家寶都展示出來;為了要更氣派一些,馬賽小朋友去商請鄰居,把更多的玩具、裝飾擺在鄰居家門口,所以其他小朋友只要一踏進巷子口,就可以看到馬賽小朋友的玩具和裝飾。

 

狗狗還是繼續到處拉屎、弟弟妹妹還是到處亂塗鴉,不過至少光鮮亮麗的開幕和燈光秀已經讓其他小朋友印象深刻,也讓許多路人大飽眼福,這一年將近尾聲,明年就換別人辦同樂會了,馬賽小朋友忙了一整年,累癱了。

 

(一堆像蝙蝠一樣會飛的腦袋,除人駭人之外我欣賞不到它的美感,有請藝術達人為我解惑)

DSCN5384.JPG

 

 

 

expo.jpg

 

以上就是我對「文化首都年」的印象,我是路人,順便飽了眼福看了一些煙火秀和藝術展,但我真心覺得馬賽要扛起「文化首都」這頭銜實在太沉重,雖然馬賽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但古希臘時代的遺址根本寥寥無幾、中世紀的城市特色建築被拿破崙全部拆掉按照巴黎風格重蓋、之後古典風格的繁華市中心又在二戰中變成廢墟,而今天,在這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我們去沒有閒情欣賞剩下來的歷史足跡,我們看著地上以免踩到狗屎、看緊包包以免被搶、看牢地圖以免走到危險的地區,在馬賽,人們很少會看風景了。

  

(一群裝天線的腦袋戰車......我還是覺得很creepy,都已經說這城堡以前血流成河了,你現在給我放一堆會自己開車的GPS腦袋瓜是要嚇死誰)

DSCN5386.JPG

 

我可能對現代藝術或抽象藝術的鑑賞力就像我對高中數學的能力一樣弱,給我來十遍我也看不出其中的意涵和主旨。

(三隻小羊頭,依舊是走驚嚇路線嗎?)

DSCN5388.JPG

 

 

 

城堡旁有一個龜獸的雕像,我忘了他是這裡的代表動物或是吉祥物了,不過我覺得有種莫名的喜感。

DSCN5398.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安 Joanne 的頭像
    喬安 Joanne

    下一站,我們去旅行。

    喬安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