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道菜並不在計畫之內,因為我和玖伊絲兩人現在幾乎都不沾酒的,我以前會喝一些啤酒,但玖伊絲不喝酒我也不好意思展現酒國女英豪的霸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了一個愛喝可樂的老頑童,以前和朋友們喝酒的豪邁也跟著退隱江湖了。
玖伊絲在ibis飯店上班,上週末有客人因為行李塞不下而送他兩瓶酒,一紅一白,據他說,客人買的酒品質還不錯,所以我們就白白多出兩瓶好酒。
為了想辦法解決這些酒,又不要浪費,我們便臨時決定做一道法國傳統大菜:紅酒燉牛肉。
我在網路上有看過好多種版本,有要放烤箱、有要先汆燙......等等,愈看愈霧,但是玖伊絲堅持用他的方法,說這是法國傳統大菜,讓他大廚出馬。
食材不算特別複雜,反而是烹調手法比較搞剛。
食材:
洋蔥 X4 (我們買的洋蔥比較大顆,所以小一點的洋蔥大概5顆)
馬鈴薯 X5(依大小或個人口味調整)
紅蘿蔔 X3 (玖伊絲是個不愛吃紅蘿蔔的人,所以他私心減少份量)
奶油
香菜
月桂葉 X4, X5
百里香
巴西里
生培根
紅酒1瓶
牛肉(我們沒有特別選定部位或是品種,就一般大賣場買回來的牛肉)
步驟:
牛肉、洋蔥、紅蘿蔔、馬鈴薯這些洗洗切切我就省略了,直接來到料理步驟。
1. 平底鍋熱鍋,並加奶油
2. 奶油稍融後,下洋蔥,等洋蔥香味散出來
3. 之後下生培根
4. 攪拌均勻,不用炒太久,還有點生沒有關係,稍微熱炒一下讓香氣出來就可
然後就把洋蔥、培根放入深鍋準備。
再重新下一些奶油,這次要薄煎牛肉。
牛肉入鍋,火不要太大。
幫他翻面不要煎焦,奶油入牛肉一整個香氣迷人,但是感覺也肥得很驚人。
表面煎熟可以封汁,但也不用煎到全熟,不然肉會太老。
然後就加一點紅酒。
紅酒不用加多,薄薄一層即可,拌動牛肉,讓牛讓和酒汁混合。
然後就可以起鍋一起加入深鍋囉。
攪拌均勻都就可以加入佐料和香料了。
1. 加入月桂葉
2. 加入巴西里和百里香
3. 加入香菜葉
4. 加入鹽巴和胡椒
然後就把紅酒加進去囉!
我們大約用了三分之二瓶的紅酒,不過如果喜歡吃濃郁一點或是量做的比較多,紅酒都可以多倒一些。
另外我們又加了一杯多的水。
加水其實就是要蓋到所有料,這樣才可以在紅酒中入味,不過如果喜歡濃郁口感的,可以把家水換成加紅酒,但是我們沒有做太濃,所以紅酒用三分之二,剩下用水填滿。
然後紅酒燉牛肉的重點就是:煮滾、燉1~2小時、放涼、重新煮滾、再燉、再放涼、再煮滾....循環3次左右。
這是第一次煮滾時的樣子。
我們的做法是下午第一次煮滾,並燉2小時,放涼,晚上八點多在煮滾第二次,燉2小時,然後整晚放涼讓酒入味,隔天中午起來再煮滾,燉一下子就上桌。
這步驟是我覺得最搞剛的,不停的煮滾放涼、煮滾放涼,不過大廚說大菜就是要大風大浪(我亂說一通~)才會有好味道。
這是隔天中午的樣子,不過放在鍋子裡看起來爛爛的。
但是一盛到盤子裡,燈愣,一下子翻了幾個檔次有事嗎?這香氣完全讓人迷醉。
我以為牛肉會老會硬,但卻出乎意料的軟爛,洋蔥、蘿蔔和馬鈴薯都燉的很好吃,紅酒的香味濃濃入菜,但卻沒有紅酒的澀澀扎舌感,很令人驚豔。
我把牛肉份一些給我兩位台灣太太朋友,一位媽媽還說連她的女兒也吃得很開心,能收服眾台灣太太的刁嘴,玖伊絲的尾巴翹得老高,說以後要靠這道菜打天下了。
大廚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