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天和B.Dance的團長大人初步接觸訪談之後(請詳見:《亞維儂藝術節》 看在世界各地盛開的花(上):這一站,B.Dance丞舞製作團隊在亞維儂),我預計在11號第二次簡單訪問團隊裡的舞者和技術工作人員,而仙女姊姊不愧是仙女,法力無邊,還真的給我喬到11號下午團隊眾人撥出時間給我訪問、和我說話,這次事情有成,真的千謝萬謝都要謝謝仙女姊姊,比許願池還要靈驗!我真的要認真膜拜她XD 也謝謝大家這麼看得起我。

於是,我很幸運地,可以去偷看蓬蓬裙底下的舞者,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面。

undefined

(圖片來源請點此

 

當然,我沒有迷思和刻板印象,我知道舞者們平常在家不會穿著蓬蓬裙跑來跑去,但是,我並沒有預先想過"平日的舞者"到底該是怎麼樣,於是當仙女姊姊領我到他們在亞維儂的住所時,一進門,頓時感覺好像被帶進來見她的親友一起茶敘抬槓一樣,嗯,仙女姊姊的親友,那就是神仙家庭了。

眾家仙子仙女熱情地請我入座和我打招呼,還泡檸檬水、端洋芋片給我,真的不僅神仙家庭,還是很好客很熱情的那種!

他們簡單地和我自我介紹一下,B.Dance亞維儂巡演的團隊舞者一共有八位:聖和、堅志、依涵、少麒、明軒、芃睿、張瑀和元豪(大頭貼見下),另外還有技術團隊的孟學(瓦力爸)、小三和小八,一共11人,加仙女姊姊12人,大家騰出時間就為了我!(再次拭淚~)

在感動之餘,正事也不能耽擱,身為亞維儂居民和小粉絲的我,把握機會向眾家仙人問了幾個關於亞維儂藝術節的小問題,除了多加了解B.Dance的舞者外,也可以從他們的眼睛多認識一點亞維儂藝術節。

DSCN0675.JPG

-各位對於亞維儂藝術節有沒有什麼感想和看法?

黃芃睿.JPG 芃睿:亞維儂藝術節的規模其實比想像中大很多。我第一次來亞維儂,在來之前聽別人說這裡就是一個小城,以為挺鄉下的,沒想到這裡竟然可以塞這麼多劇場和演出空間。

郭少麒.JPG 少麒:我覺得是一個滿瘋狂的festival,走在街上都會遇到從世界各地來的人喬裝成各種扮相表演和打廣告推票來吸引人潮和觀眾,整個城市的藝術氛圍滿濃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好聽的音樂、好看的舞蹈和表演,真的很有趣!

 

-你們來到亞維儂之後有自己打廣告拉票嗎?對於這種自己上街推票有沒有什麼體驗和感覺?

張堅志.JPG 堅志:我們昨天推過一次!我覺得自己推票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因為在台灣的環境舞者通常就是在排練場專注於演出本身的事情,而推票打廣告這一類的事情都是行政方面的人員在做的,而我們頂多就是找自己的親朋好友來看表演。不過在這裡就是藝術家要自己走上街頭去向不認識的人介紹推銷自己、並邀請他們來看表演,我覺得這對舞者和藝術家來說是件不錯的事情。雖然推票會有點緊張,不過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有些人簡單地拿傳單然後說謝謝、有些人會深入跟你溝通了解、但也有就直接說no拒絕......不過這就是做宣傳本身就會遇到的各種狀況,在台灣也有,不過這就是行政和票務人員遇到的,而我們舞者反而因為都在排演而比較沒接觸到,到這裡反而接觸到更多角色的工作。

 

-各位覺得亞維儂藝術節和其他國家的藝術節有無不同?

張堅志.JPG 堅志:之前我們有去過西班牙那裡的藝術節,像是Cádiz和Zaragoza,不過那邊的規模就沒有亞維儂這裡這麼大,算是小規模的舞蹈類型藝術節,為期大約一週,一個下午大概三或四檔演出,觀眾可以看完第一齣舞蹈、然後看第二齣、第三齣,每個表演在城市裡的不同地點舉行,這裡看完了,便走到下一個地點看第二場,再走到第三場...這樣,那裡一週大概會有四個舞演出團隊天天演出,可是在這裡一天有一千多場表演,隨時都有許多場表演同時在進行著,規模相比下來就差很多。

另外我覺得這場藝術節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事實上我們很少有演出演這麼多場又這麼密集的時候,加上使用劇場的時間又非常有限。以前我們都滿習慣演出前還有機會在上最後一次課,上完課還有時間靜坐、準備,然後再上場,不過在這裡,我們是在外面路邊暖身、拉筋(因為劇場此時有其他團正在表演),一進劇場就直接要上台演出,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這種狀況下如何讓每一場表演都有該呈現的水準,而不會因為密集演出、或是在路邊暖身而影響表演。

 

-那各位在歐洲各地巡迴都是表演《浮花》這一齣嗎?

郭少麒.JPG 少麒:其實博丞有帶幾個不同的作品來巡演,除了長版的《浮花》之外,另外也有短版《浮花》和另一齣《烏鴉》,那我們這八個人在亞維儂演的就是長版浮花,而在西班牙除了有長版浮花之外,也有小品的演出。在馬德里的時候時間比較充足,演出前可以好好的彩排、總彩排,然後好好休息,跟在這裡一分一秒都要爭取把握的快速緊湊節奏是很不一樣的!(請詳見:《亞維儂藝術節》 看在世界各地盛開的花(上):這一站,B.Dance丞舞製作團隊在亞維儂

 

 

 

danceur 1.jpg

-對於演出圓滿成功的感想?(浮花在亞維儂的首演非常成功,觀眾非常喜愛,不停鼓掌讓舞者出來謝幕謝到第四次,這是對作品非常高的評價!)

黃依涵.JPG 依涵:觀眾真的非常熱情!要說而成功的話,就是和大家一起表演的那種默契,我們一起跳了十場,每一次一起表演的那個當下都是很開心的。雖然有時候會有小細節小小當機,但是同時也會很開心我發現了一個錯誤,讓我知道以後這個點要多加注意,下次就不會再犯了。雖然說成功,但是我覺得每一次表演都會一次比一次更好,更加完美,在跳十場之中,每一次都會有新東西、新挑戰和新的想像,跳起來會更有冒險和熱忱,不然每次跳起來都一樣會變得無聊。

劉明軒.JPG 明軒:亞維儂是我第一個國外首演,而我覺得真的很開心!舞台離觀眾其實很近,在謝幕的時候甚至還可以和觀眾對到眼,然後觀眾的眼神望著妳,給你滿滿的肯定,不停地拍手、一直點頭。這種開心的感覺從內心深處冒出,然後感動到很想哭。

張聖和.JPG 聖和:在台灣表演完,觀眾可能拍完手就開始起身準備要離席散場了,但在國外觀眾的反應會更加的熱烈,而如果有觀眾真的很喜愛,會在表演後繞到後台跟我們分享他的想法、感受、見解和接受度,然後誠懇又完整地傳達給舞者,這對舞者者來說也是更好的回饋。

 

-你們從去年就開始巡迴演出《浮花》,演了這麼多場之後,會慢慢覺得變得例行公事化?還是每一次演出依舊都很特別、很不一樣?

張堅志.JPG 堅志:我覺得不會,每場演出依舊都是很特別的。博丞其實給我們舞者很大的空間,讓我們可以去重新思考和詮釋,而不會規定得死死的哪一個動作一定要怎麼做,所以每一次都會有心態的不同和詮釋的不同,這樣跳起來其實就不一樣了。

而且其中每個人都有獨舞solo,我們都會有完整空間去呈現。

不過不同的觀眾也會讓我們對同樣的表演有不同的感受,因為各地觀眾的口味都不一樣,給的回饋和反應也會很不一樣。像是我們在台灣演出的時候其實評價很兩極,有些人很喜歡但也有些人很不喜歡,觀眾反應也沒有我們自己期許想像中的那樣熱絡,但是在歐洲演出時,觀眾都非常喜歡,甚至都有很多人站起來鼓掌叫好,對我們來說那真的是很大的鼓勵,而兩相比對下感受是很不一樣的。

表演者和觀眾其實都是互相影響的,我們都會希望觀眾喜歡自己的作品。(堅志真的是B.Dance的團隊發言人,人長得帥講話又有條理又有深度XDDD)

郭少麒.JPG 少麒:表演藝術本身和觀眾互動的魅力就在這裡,觀眾可以在劇場裡看到活生生的人在眼前跳舞,而舞者也在劇場裡直接感受到觀眾的回應,而這樣的雙向互動都是在表演當下發生的,不像電影還要等上映之後才會知道票房好不好。

有次在西班牙演出的時候,觀眾席一整個超級安靜,都沒有一點聲音,我就會有點慌,想說怎麼會這麼安靜,結果一演完觀眾掌聲如雷大聲叫好,才放下心來。這就是我說在舞台上可以直接感受到觀眾的回應。

danceur 2.jpg

-我個人覺得舞蹈不像戲劇那樣直接,比如說演一場哀傷的戲或跳一段哀傷的舞觀眾可能感受起來力度會不一樣,那你們覺得該如何讓觀眾接收到你們想表達的情緒和感受?

張堅志.JPG 堅志:我覺得至少在浮花這作品並沒有強調要給觀眾哪一種的特定情感,舞蹈想要表達的是用一種累積的方式表達出來,從頭到尾一小時到看完演出之後觀眾才會有整體的感受。像是之前有個攝影師說,他原本看完一場表演打算去看第二場,但是後來看完表演之後他決定就要暫時休息、沉澱一下,因為他的情緒非常飽滿,一時間無法再接受更多。並不是舞者當下做這個動作就要讓觀眾笑或是讓觀眾哭,而是整場舞蹈加累到最後給觀眾的感受。

郭少麒.JPG 少麒:除非是特定形式的舞蹈,不然一般舞蹈本身是比較抽象的,傳達給觀眾的感覺比較是往空間、時間、力量和身體語彙這幾方面去表達,並藉此讓觀眾去感覺,而情感部份相對就比較沒有這麼直接,觀眾比較可以直觀感受到的像是爆發力、速度或是柔軟的感覺,然後再藉此聯想到他們自己的心境。

 

-對於以後想要來參加亞維儂藝術節的團隊有沒有想說的話或是經驗談?

張堅志.JPG 堅志:其實我是第二次參加亞維儂藝術節,上一次我是跟著長弓舞蹈劇場一起來絲品劇場演出。(長弓劇場就是張堅志一家四兄弟的所創立的舞團,所以也用他們的姓為團取名叫長弓)要在絲品劇場表演的團隊其實滿辛苦的,不僅要弄好表演本身的大小事,每天還要排出好幾個時段要出去推票打廣告,早上11點一次、下午演出完後還要再出去一次,而且每次出去也不是兩手空空發傳單而已,還要排街頭推票的節目,在街上要做什麼節目和活動才會比較吸引人來看,還有賣票等票務事項、舞台拆裝都要自己弄,要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很多。那在來之前也會有去年前年參加的劇團分享給我們他們的寶貴經驗。

 

 

DSCN0684.JPG

採訪完舞者後,接著是技術團隊來跟我小聊一下,其實幕後團隊就跟表演者一樣重要,就像一個人的兩隻腳,缺一不可,若是少了燈光、少了音樂、少了有人專門打點大大小小的事情,就算再棒的表演也沒有辦法臻至完美。照片左起為劇場記錄攝影師孟學、舞台監督小三(人家是星期三的三,不是壞女人小三,大家不要亂想XD)、技術總監兼燈光設計小八。

首先他們就先開始跟我這個外行人解釋小三的舞台監督到底是在監督什麼膩?舞台監督(Stage Manager)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掌控時間、控制劇場的節奏,什麼時候上什麼燈、什麼時候下什麼音樂、什麼時候cue什麼人,都是要靠她來掌握,演員和舞者在台上演出時,都是以下的音樂和轉換的燈光作為時間演出的節奏基礎,而音樂燈光跑得太快和太慢都不行,下太快大家要加緊腳步跟上、下太慢大家要stand by等cue,所以小三的工作是準確掌握演出的時間而節奏。(可以掌控時間的人,簡直超能力者來著~)

 

小八:音樂燈光和舞者之間的節奏是相對的,我們要抓到舞者的節奏來放燈放音樂,相對的,舞者也要感受到燈光和音樂的變化,劇場不是只有單一元素在就可以成立,一定要整體都配合好才行。

浮花裡面觀眾看到台上的每一個燈光,基本上都是我設計的。一場表演能否完整演出要看很多部分,從劇場的大小、劇場燈具、還有影像部份等等,我們其實也有另外的影像設計,不過因為亞維儂的劇場小,沒辦法負載影像的呈現,連能使用的燈具也比台灣那裡少了將近一半,所以這一次的法國浮花就沒辦法呈現完整版的演出,在台灣的演出除了舞者本身跳舞的部份,技術層面也比亞維儂這裡巨大很多,在台灣場地的規模大概是這裡的兩倍吧。(仙女姊姊補充:我們在台灣是在水源劇場完整表演。水源劇場算是功能性非常好的地方~)

 

-所以你們每到一個劇場都要看他們的燈光、環境等等,然後立刻進行調整和修改?

小八:對,要因地制宜,看要怎麼樣去做變化,基本上我們到每一個場地都要看它本身的狀況,然後做適度的修改,並盡可能地呈現原作的樣貌的氛圍。然後在變化的同時也要跟舞者討論,讓整個演出的方向流暢完整,像是這一段舞是什麼情境,我可以用手邊可以用的燈光給出什麼氛圍,然後我們互相配合。

仙女姊姊:不過一場好的作品就是要能夠因地制宜,因為每個劇院條件不一樣,如果一個作品只能堅持原版且無法因為場地限制而做任何修改,那很多劇院可能就會轉而去找其他舞團或劇團,反而平白損失了許多機會。所以好的作品除了要保留原汁原味的樣貌外,也同是要保有能夠彈性調整的空間。

 

-對於你們在亞維儂演出的編舞中心(CDC Les Hivernales)這個場地有沒有什麼感想?相較於你們其他的演出場地?

小八:亞維儂的場地的確比較小了一些。在西班牙的時候場地是歌劇院的形式,正面看過去真的滿富麗堂皇的,不過亞維儂這裡看起來比較像多功能的舞蹈表演場地,編舞中心說因為他們要迎接各式各樣的許多團隊,大家的需求都不盡相同,編舞中心他們這樣的空間比較可以適應各團隊的各種需求。

仙女姊姊:編舞中心在這裡其實是滿有名也很具影響力的,已經有不少固定的觀眾群會經常來看表演,所以在他們滿足各團隊的需求同時,他們也是在挑選節目時也會去注意各團隊和作品的特性,是否作品能受當地觀眾的認同和喜愛,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編舞中心是全年營運的場地,要是今年選的作品選不好,觀眾不是很喜愛,那之後觀眾和遊客想要來看舞的意願就會降低,所以對他們來說選到好作品是最重要的。所以它不單是只是一個空間讓各舞團來承租或是來表演,它是更主動去挑選它要的節目,然後帶給自己得觀眾更棒的表演,並維持編舞中心的名聲和影響力。

 

-仙女姊姊代打發問:那你們當初對於要來藝術節有期待嗎?

小三:其實在台灣也是忙到最後一刻才出國,要說期待也還好,都一直在忙手邊的事情。加上我們才剛到亞維儂,昨天也才剛首演完,沒什麼時間,不過之後等我們過幾天比較有時間,也會想去街上走走看看,看一下別的團體,也看一下整個藝術節。

 

-孟學的工作是劇場紀錄,主要是在做什麼呢?

孟學:我的工作主要是錄影,除了錄花絮外,也會錄總彩排和表演。我會盡量錄不同角度、不同畫面,然後呈現給舞者看,有時候在台上自己跳舞會有些地方自己看不到,那我錄下來後他們就能知道從另一個角度、另一雙眼睛這樣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看了以後可以檢討、可以修正一些自己在台上看不到的小盲點或是看不到自己的相對位置等等。

這些是為了劇團錄的,那之後我也會為我自己的部分錄,比如說把鏡頭拉近一點、角度多變一點,可以做成之後影片的素材。

 

-請問你們什麼時候還會回台灣再演?(特別替上次首演搶不到票的朋友哀號幾聲~)

仙女姊姊:希望是明年,目前台灣還沒有排,不過希望明年能再演一次。首演的時候的確票都被搶購一空,連我手上能用的也一張都沒有了,我們的貴賓也不一定進得來,所以我們也很希望之後能在台灣再演出,讓我們大家一起期待一下吧!

 

簡單的小採訪告一段落,真的再次感謝大家給我這機會!(鞠躬~)

 

arrow
arrow

    喬安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